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案例通报(十三)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既要推广先进经验,更要狠抓反面典型、强化典型引路,用生动直观的活教材划出底线红线、作出警示震慑。为切实发挥典型案例通报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综合效应,现对已公开通报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分类梳理,今天转发第十三期。
一、内蒙古自治自治区计划生育协会等单位层层摊派保险购买任务,增加基层负担。自治区计划生育协会与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联合印发通知,对各盟市计生保险工作覆盖率提出具体要求,将保险购买任务层层分解到各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和嘎查村社区,在全区通报任务完成情况,导致一些地区在推进该项工作时“自愿”变“强制”,强行下指标,一些基层干部为完成指标任务只能自己多买。(来源: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平台2024年07月17日)
二、上海市原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制定政策“一刀切”,发文给街镇摊派巡查扫码指标。2023年,原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在开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专项整治期间,发文要求每个街道每日对3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的车辆备案情况开展扫码检查,原则上每家不低于500辆,没有区分投放量少甚至无投放街镇等不同情况,各街镇每日须对至少1500辆共享单车巡查扫码。同时,还通过全市共享单车行业管理工作微信群等,发布各区扫码指标完成情况,搞变相排名通报。专项整治结束后,有些街镇仍在继续开展扫码工作,管理没有形成闭环。(来源: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平台2024年07月17日)
三、四川省岳池县综治中心对乡镇(街道)矛盾纠纷信息录入工作下达任务指标,并对完成情况搞“月通报”。2023年以来,岳池县综治中心为在推广使用“随手调”App工作中出成绩,简单以行政村数量为依据,向27个乡镇(街道)下达使用“随手调”录入矛盾纠纷信息年度任务数,并对任务完成情况搞“月通报”。为完成任务指标,有的乡镇一年需录入矛盾纠纷信息700多条,部分乡镇(街道)在“月通报”压力下甚至出现编造虚假纠纷信息的情况。(来源: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平台2024年0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