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案例通报(十二)
——脱离实际搞过度留痕的反面典型案例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既要推广先进经验,更要狠抓反面典型、强化典型引路,用生动直观的活教材划出底线红线、作出警示震慑。为切实发挥典型案例通报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综合效应,现对已公开通报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了分类梳理,今天转发第十二期——脱离实际搞过度留痕的反面典型案例。请全区各级各部门引以为戒、反躬自省、举一反三。
一、云南省大理州统计局“个别科室人员加班、整个单位职工加负”问题
2021年至2022年7月,州统计局为平衡职工工作强度,在开展统计调查单位联网直报报数期间,脱离工作实际,周末和节假日要求所有科室人员一律加班,出现无工作任务的干部职工陪同加班的情况,职工意见较大。(来源:大理清风2024年5月27日)
二、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社会事务进学校缺乏统筹,加重教师和家长负担问题
维西县幼儿园存在社会事务随意进入校园的问题,频繁要求在班级、学生和家长中宣传推送非法集资、禁烟劝导、爱路护路、防诈宣传、防灾减灾、森林防火、交通安全、爱国卫生等社会事务信息,动辄要求转发链接给家长观看,并截图上传到家长群。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维西县幼儿园要求师生及家长推送宣传的社会事务信息达16类以上。重留痕轻实效、重形式轻效果等形式主义问题向学校蔓延,加重了教师及家长负担。(来源:迪庆发布2024年5月24日)
三、贵州省毕节市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站搞过度留痕问题
2021年6月,毕节市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站在省农业农村厅《农村户厕入户摸排表》村级调查表基础上,搞层层加码,要求基层在填报调查表的同时,上传户厕整改前后的照片,“痕迹主义”作祟,加重基层负担。毕节市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站负责人受到组织处理。(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3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