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黄凤来)8月6日上午,省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技术交流会在我区召开,省林业厅副厅长宾军宜,副市长任华兮,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龚治名,区委副书记、区长伏玉琼出席会议。

近年来,我区抢抓机遇,突破性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果经济产业,全力打好“朝天核桃”特色品牌,走出了一条“靠山吃山、产业富民”的新路子。一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全区核桃栽植面积已达35.5万亩,建成万亩核桃产业乡镇12个、千亩核桃专业村80个、百亩核桃生产大户600余户。二是品牌效益日益显现。“朝天核桃”已经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和“四川省著名商标”,被列为“广元七绝”农特产品之一。三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成立了核桃研究所,先后选育“硕星”“夏早”“沙河”“蜀朝二号”4个优良品种,“核桃方块芽接导模”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四是产业链条有效延伸。先后成功引进棒仁食品有限公司、云南“核工艺”等核桃精深加工企业。五是助农增收效益突出。2014年,全区核桃产量达到2.5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超过5000元,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17%,核桃产业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宾军宜指出,近年来我省发展林木良种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良种苗木基地覆盖率、良种化水平较低;验证期长,不能实现优质优价;执法力度不够,对假冒伪劣种苗打击不力等。“发展林业,关键在种。”宾军宜说,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是林木良种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朝天区作为全省十个林木良种基地之一,要与兄弟县(区)市加强交流,提高林木良种水平档次和覆盖率,努力形成燎原之势,在推进全省林木良种化工作中作出积极探索,形成亮点;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林木良种基地培育工作,充分给予政策扶持,不断扩大规模,切实承担起良种培育、科学研究、推广运用的责任;要进一步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推行PPP模式,有效整合政府、社会和企业资金,通过优质优价占领市场,提高区域内良种化程度。同时,各地市(州)、县(区)要珍惜此次交流学习的机会,相互借鉴,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任华兮指出,作为全省特色经济林规划的重点地区,坚持“错位发展”战略,按照“一年打基础、逐年抓提升、三年达目标”的工作思路,坚持市场统筹等手段对低值低效林进行改良,解决林木产业发展中的品质问题,努力打造优质林木基地,切实提升林果竞争力,严格执行《种子法》、《四川省林果种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确保林果市场质量安全。他表示,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坚持产量与质量并重,进一步强化重点林果良种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明确目标定位,夯实科技支撑,提升金融水平,加快林业良种化进程,为推进全省重点林木良种化工作作出积极贡献,为建设“美丽广元,幸福家园”提供坚强的生态支撑。

“此次交流会在我区成功召开,是对我区林业工作的极大鼓舞,更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有力鞭策。”伏玉琼对省林业厅长期以来对我区林果产业发展给予的大力帮助表示感谢,并重点就我区核桃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她指出,朝天区在加快核桃基地扩展、品牌创建、龙头培育的同时,从四个方面着力,全力促进核桃产业升级发展。一是坚持本地选优,狠抓良种选育。成功选育出“硕星”、“夏早”、“沙河”3个优良品种并通过省级认定,并在西南地区广泛推广,“蜀朝2号”省级认定的通过,进一步丰富了朝天核桃品种。二是坚持源头管理,狠抓质量管控。对采穗圃的穗条进行严格登记,对大型苗圃使用穗条进行嫁接的实施现场监管,确保核桃优良品种的使用安全。三是坚持“专兼”结合,狠抓良种繁育。大力推进核桃采穗圃建设,定点繁育硕星、夏早等优良品种,为良种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种源基础。四是坚持科学发展,狠抓良种推广。成功探索出“先栽后改”的技术路线,目前全区核桃良种化面积达到22万亩,良种化率达62%。伏玉琼表示,区委区政府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再鼓干劲,再添措施,推动朝天林果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在全省重点林木良种化工作推进过程中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会议通报了全省重点林木良种基地2014年度考核结果,各参会单位还就基地建设与管理技术、财务管理等方面工作展开深入交流。
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王天会,副区长杨晓波,广元市、宜宾市、凉山州,高县、筠连县、通江县、富顺县、洪雅县、蓬安县、三台县、平昌县和朝天区等十余个县市区,市、区林业和园林局等相关部门参加交流学习。